德国的设计的特点是很鲜明的,理想主义、功能主义、纯粹主义,百年现代设计史的发展都凸显了这样一个特色。这个感受我大概是从1984、85年开始形成的。1984年,香港理工学院(现在改叫做“香港理工大学”)的设计学院院长迈克尔.法尔( Dr. Michael Farr)请我去理工设计访问,期间也安排我给师生讲两次讲座,那时候我还在广州美术学院担任一个设计研究室的副主任,英语讲得比较流利,主要是因为做了几年的设计史论研究,对西方设计发展有一个比较笼统的认识,因此,言谈之中,他们感觉的在知识结构上和西方人是很相似的,加上我对中国的认识,两种能够融合在一起论述的人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在大陆的学者中见过,所以对我非常好,讲课、座谈之后,把我介绍认识更多的文化圈子去,使的对香港设计界的认识面在很短的时候扩大的很快。
香港理工学院设计学院的理论教授马修.透纳( Matthew Turner)认识很多相关设计师,特别认识许多长期在香港定居、工作的外国人,这类人叫做做Expatriates ,等于“驻港外国人”同义词,这个术语没有贬义,和香港人在驻港的外国人的“鬼佬”不同,是外国人喜欢自称的一个正式叫法。Expatriates 的圈子不小,特别英国人多,他们当时基本把握了香港的政府行政、立法、公检法、金融、教育等等所有的城市功能部门。此外还有许多外国圈子。我平常大部分时间因为工作关系,都在教育界的英国人圈子里,下课之后,则和香港本土设计师来往比较多,也有机会接触一下圈子外的expatriates,透纳带我去一个德国人的社区,那里好多人都是德国大企业的驻港代表,也有一些文化人,我在一次德国人社区的酒会上认识了德国文化机构的负责人恩哈德.斯泰德勒(Enhard Staedtler)博士的。
德国很多政府高级官员都有博士学位,其中这个斯泰德勒博士就是一个研究文化的博士,这个事情倒是让我现在现在中国博士2/3据说都是政府官员拿了,基本就是送的,和我见过的德国博士官员大部分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影响性的著作相比,我们这些官员“博士”大概充其量只能叫“买博”了。学术上没有多少价值,问十个官员博士,九个都是EMBA,也就是不脱产获得的。
斯泰德勒博士是个中等身材的德国人,很结实,对生活充满了兴趣,并且充满了活力。他当时刚来香港担任这个哥德学院的院长,希望能够刚多的在香港、国内普及德国文化,知道我在广州美术学院担任一个研究所的主任,和我谈了很多有关设计的事情。他喜欢设计,也喜欢古典音乐。我们熟了之后,他知道我也喜欢古典音乐,因此经常请我吃饭,或者到他办公室或者家里坐坐。我每次来香港都到哥德学院他的办公室,在中环吃午餐聊天。他也经常请我去他在浅水湾的公寓去吃晚饭,把我介绍给更多的德国人。通过斯泰德勒博士,我倒真正从英国expatriates 中走出了,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外国驻港专业人士的圈子。因为大部分都是代表德国金融机构、大企业、学院和文化机构的的精英,因此聊天很具有学习的价值。我那时候对德国设计一知半解,多是听的份了。但是,那些接触,和后来的交往,倒是我全面认识德国设计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斯泰德勒这些精英外国人中,好多都选择住在浅水湾,浅水湾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沙滩。浅水湾英文名为Repulse Bay,Repulse为“击退”之意,是以前一艘负责巡逻此区英国海军战舰名字。浅水湾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泳滩,它位于香港岛南部,这里滩长坡缓、水清沙细、波平浪静,从中环搭巴士往浅水湾约需20分钟,豁然出现眼前的白色的沙滩及宽广的海岸线。这一带只有充满西方风格的西式建筑,以及高级休闲度假大厦。浅水湾浪平沙细,滩床宽阔,坡度平缓,海水温暖。而且设备齐全,浅水湾的秀丽景色,使它成爲港岛著名的高级住宅区之一,其中包括香港巨商李嘉诚、船王包玉刚家族的豪华私宅。浅水湾有为数不多的高层公寓,室内宽敞,户户面海,是香港expatriates 精英的居住地方。斯泰德勒作为德国驻港文化机构最高代表,住在这里是很自然不过的。
斯泰德勒和古典音乐发烧友一样,有一套非常好的丹麦Bang & Olufsen.影响设备,在客厅坐下,面对浅水湾的海滩,远处的大海,我们听古斯塔夫.马勒,听卡尔.奥拉夫(Carl Orff )的 Carmina Bulana,谈包豪斯、乌尔姆、Hans Gugelot 和Dieter Rams,也就是在奥尔夫的震耳欲聋的大合唱中,我们策划了德国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设计的大展:《德国设计运动150年》,这个展览预备的时间很长,我们第一次谈到这个展览的时候是在1984年的春季,到展览在广州美术学院老校区的陈列馆展出的时候,是在1987年春天,那时候我已经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书了。
斯泰德勒是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并且对音乐兴趣的阶段和我很相似,都是印象派之后,极限主义试验音乐以前这一个不到百年的时段。我们都喜欢贝拉.巴托克、喜欢霍尔斯特、喜欢肖斯塔科维奇、喜欢普罗科菲耶夫,有时候我们会静静的听一下午的音乐,他在调音响的时候也会揶揄的跟我说:现在的音乐录音都是技术人员朝所谓的完美水平作调的,因此,其实不是真实的音乐表演的声音。耸耸肩膀,他说:我们无能为力啊!
他的家是一个德国设计的好展厅,这是我经常开玩笑说的。他的家具大部分都有来头:密斯1929年的巴塞罗那椅子、马谢.布鲁尔1926年的“瓦西里椅子”,勒.柯布西埃的LC-2和3,客厅的灯具是卡斯特里格里奥尼兄弟的,而特别注意到他的厨房是德国的劳斯(Leicht)橱柜系列。这个系列当时还没有在香港的上层那么多见,斯泰德勒估计是最早在香港用劳斯橱柜的一个了。
我们在听音乐、讨论如何举办德国设计150年展览的时候,就在斯泰德勒博士那宽敞的厨房里的劳斯橱柜上著咖啡,橱柜和工作台面精细、一丝不苟,哑光的不锈钢表面处理得是那么的精致,给我的感觉,不太像橱柜(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厨房是脏脏的地方,也不配用什么高级的橱柜和厨具),倒很容易和航天器、飞机、高级技术实验室的形象联系起来。德国人的设计能够渗入到这么深的层面,的确让人有些吃惊呢!
我们说现代设计,就必须谈德国的设计,德国设计是国际现代设计的起源地,在许多方面,我们依然现在还是在欣赏、使用德国的设计经典,德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传统。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德国的设计先驱已经从建筑设计着手,从事现代设计的探索和试验。在纳粹取得政权之后,德国这批现代设计的先驱都基本移民到美国,从而在美国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国际主义设计的发展和兴盛,现代设计与德国是分不开的。
战后德国的设计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很大的发展,1953年联邦德国一批设计教育家在乌尔姆市(Ulm)成立了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the Ulm Institute of Design,德文为the 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 in Ulm),通过学院进行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出新一代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对于促进德国总体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所学院得到斯图加特市政府的支持,从50年代到1968年关闭为止,迅速完善了设计教育的体系,提出理性设计的原则,与企业联系,发展出系统设计方法,形成了所谓的“乌尔姆哲学”,它的作用有如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在战前的作用一样,不仅仅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中心,同时对世界设计也起到推动作用。德国著名灯具公司艾科(Erco Linghting Company)的总经理克劳斯·容根·马克(Claus-Jurgen Maack)曾经说: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包括一些甚至不知道乌尔姆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在这个或者那个方面受到乌尔姆传统的影响。到底是德国传统形成了乌尔姆,还是乌尔姆传统铸造了德国设计品味,这个问题迄今依然是理论家争议的主题之一。
把乌尔姆精神变成设计现实的是德国通用电器的重要企业布劳恩公司(Braun)。这个公司早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与乌尔姆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设计交流关系,它的设计人员,比如汉斯·古格洛特(Hans Gugelot)、迪特·兰姆斯(Dieter Rams)都与学院有密切的教学关系,他们建立了把学院的思想灌输到布劳恩产品设计的渠道,在设计中灌输了乌尔姆强调的人体工程学原则,从而发展出高度理性化、高度秩序化的产品,影响德国其他企业的设计,继而影响到其他西方国家的设计。现在的工业设计,无论是美国还是香港的产品,都具有明显的人体工程学人-机适应的特点,这应该说是乌尔姆-布劳恩体系的成功。促进这个原则的最主要人物就是布劳恩公司的设计领导迪特·兰姆斯。
兰姆斯不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家,德国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的民主特色,反复提倡“好的造型”(gute form,是德国设计理论的先驱赫尔曼·穆特修斯H.Muthesius 提出的),造成整整几代德国设计家对于设计责任的高度重视,因而,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原则、功能原则对他们来说是设计上天经地义的宗旨,不能因为商业主义的压力而放弃。这与其他西方国家常常出现的那种在商业压力下放弃设计基本原则的情况大相径庭。
德国的工业企业一向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世界,德国产品代表优秀产品,德国的汽车、机械、仪器、消费产品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品质。这种工业生产的水平,更加提高了德国设计的水平和影响。意大利汽车设计家乔治托·吉奥杰罗(Giorgietto Giugiaro)为德国汽车公司设计汽车,德国生产的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汽车,却比同一个人在意大利设计的汽车要好得多,因而显示出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产品质量对于设计水平的促进作用。德国不少企业都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同时有非常杰出的质量水平,比如克鲁博公司(Krups)、艾科公司、梅里塔公司(Melitta)、西门子公司等等。德国的汽车公司的设计与质量则更是世界著名的。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特征。
德国的企业在80年代以来面临进入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德国的设计虽然具有以上那些优点,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德国设计在以美国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为中心的消费主义设计原则造成的日新月异、五花八门的新形式产品面前,已经非常困窘了。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独立设计事务所,以为企业提供能够与美国、日本这些高度商业化的国家的设计进行竞争的服务。其中最显著的一家设计公司,就是 “青蛙设计”,这家公司完全放弃了德国传统现代主义的刻板、理性、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发挥形式主义的力量,设计出各种非常新潮的产品来,为德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对于“青蛙设计”的这种探索,德国设计理论界是有很大争议的,其中比较多的人认为:虽然“青蛙设计”具有前卫和新潮的特点,但是,它是商业味道浓厚的美国式设计的影响产物,或者受到前卫的、反潮流的意大利设计的影响,因此,“青蛙设计”不是德国的,不能代表德国设计的核心和实质。这个问题依然在争论之中,而德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走两条道路:一是德国式的理性主义,主要为欧洲和德国本身的市场;二是国际主义的、前卫的、商业的设计,主要为广泛的国际市场。
我们说到德国的设计,除了宝马、奔驰、保时捷汽车、布劳恩的电器之外,劳斯橱柜也应该是一个同样代表德国设计水平、工艺水平的作品。劳斯是德国最著名的橱柜品牌,对设计、对生活有很高要求的德国人来说,劳斯是构成他们现代高品质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劳斯是一个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公司,对纯粹、高品质的橱柜有很高的目标,在发展中,劳斯也逐步形成按照客户要求设计的弹性,这是一个全球最重要的高档橱柜品牌。
劳斯公司的橱柜最大的设计特点,就是他们从来不跟随瞬息万变的时尚风,而是有自己设计哲学,他们和大部分德国高端产品企业一样,坚信现代主义永远的价值,以纯粹应对媚俗时尚,所有的橱柜都是由劳斯自己的设计组设计的,从不外包设计,这样才能够保持设计的纯粹性。线条精确、造型简洁、设计落落大方、制作工艺达到无懈可击的水平。
劳斯是把厨房视为一个生活空间的延展来设计的,在西方国家,厨房是非正式的家庭起居空间,使用的频率远远超过客厅、餐厅,因此,厨房间的设计在西方家庭室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橱柜就不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那种简单的装厨具的储存罐,而是一种具有功能性的生活氛围的构建。这是劳斯橱柜设计与众不同的立足点。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厨房习惯、氛围要求,劳斯也就根据客户的要求而设计了不同的组合,满足客户各方面的要求。这种应客户需求而设计的方式,本身就是高端产品设计的服务方式,好像其中中的奔利一样。
劳斯的产品,目的是一个具有生态性基础的耐用厨具、橱柜,所谓耐用性,他们使用的是durable kitchen 的这个说法,因此,莱斯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是抱着两个固定的目标的:精确、永久的好产品,这两个属性,可以拿来概括劳斯。正因为如此,劳斯的设计获得德国家具安全测试中心( the German Test Institute for Furniture)的认证。在德国如此严格的产品控制环境中,要获得这样的认证是不容易的。
德国产品都基本有一个比较共同的运作目标:德国制造、畅销全球。劳斯也是如此,经过多年的努力,劳斯已经跻身于世界最高端的橱柜行列,因此有人说它是厨房中的劳斯莱斯、路易威登、宝马汽车了。
从1928年开始,劳斯开始专注于橱柜的设计和制造,早期集中在德国市场的,之后逐步扩大到世界市场,也已然是保持住了德国劳斯的原则,精确、纯粹、高品质、高水准的服务永远不放松,与此同时,他们建立了一个全球的销售,开始把自己的产品逐步推到全球市场,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全球最高端橱柜的品牌地位了。
劳斯在推广的时候明确一句话,就是“为了梦想的居家梦幻厨房”( Dream Kitchens for Dream Houses),既然家是梦想的,当然是需要一个超级的梦中的厨房来配的。这个定位很具有产品高端定位的意义,同时也给劳斯的橱柜确定了一个理想主义的定位。如果注意看看劳斯的全世界的展示厅,都会发现他们很刻意强调这个特征。
劳斯的经营是建立了德国全国、欧洲、美洲、亚洲的四十多个独立经销店,通过这些经销店再进一步推广到高端的客户。这样做主要是照顾到全世界不同的高端客户不同的需求,通过这些独立经销店反馈到总公司,在设计部门、技术部门里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做出调整性的设计。客户的差异性在全世界来看,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说瑞士的劳斯客户对精准性有比亚洲高端客户更加高的要求,并且对产品有更加特别的个性要求,不能够完全标准化,因此,劳斯销售到瑞士的产品,必须有很特别的和精准性有关的调整。
德国产品的精确、理性,往往会让很多人感觉到冷漠、刻板,为了克服这个概念,劳斯的设计在很大的程度上强调通过精确的工艺而达到情感、弹性的完美性,在英语上叫做“emotion, flexibility , perfection”,这是三个联系在一起的元素,设计的时候,劳斯的设计人员都必须贯彻这几个元素。因此,劳斯的产品是具有很独特的性格特点的。
我是在1984年春天在斯泰德勒博士家里的劳斯厨房里聊天的,那一天我们讨论了德国“设计150周年”的展览在广州美术学院陈列厅举办的计划,意向书也是在劳斯的不锈钢柜台上,用一只“斯泰德勒笔”(德国名牌签字笔)签的。那些景象现在都好像还历历在目一样。1995年,我去德国访问,去了一下设计公司,除了慕尼黑周边的巴伐利亚公司之外,我还特别去了精密工业云集的斯瓦比亚( Swabia)地区,在一个不到50平方公里的圈子里,有奔驰汽车公司( Daimler Benz),有保时捷汽车( Porsche),有德国办公室用品顶级公司莱特(Leitz ),有德国最好的电器工具公司波什(Bosch),而劳斯橱柜公司就在这个圈子里。劳斯橱柜公司德文叫做”LEICHT Küchen AG ,在斯瓦比亚的沃特斯特登(Waldstetten ),它代表了德国最顶级的设计、最优秀的产品
长期从事设计工作,德国设计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大类型。我喜欢德国设计的冷静、克制、理性、哲理感,而这一切都在劳斯橱柜中有很好的体现。
我第一次看劳斯橱柜,是1984年,之后我去美国了,匆匆忙忙的生活,不太在意橱柜设备,的确也时有注意到一些大设计师家里用的是劳斯,但是并没有细细去研究。这些年来,回国多了,突然发现我80年中期在斯泰德勒博士家看看的那个顶级品牌,居然在中国一系列高级的楼盘中被采用了,比如在香港的York Place、长实-名门、恒隆-御峰、君临天下、新世界-太子汇,在澳门的信德-壹号湖畔、海擎天,在北京的置地-新城国际豪宅、紫御府、棕榈泉国际公寓;汉斯-万国公寓,在上海的汤臣高尔夫别墅、和记黄埔-汇贤居、仁恒河滨花园、御翠园;在广州的珠实-颐德公馆、新世界-金湖花园;在海南的香水湾1号、南丰-西山渡。看了,好的产品最终还是会找到自己的客户群体的。德国的好设计,值得关注啊!
|